“是下官考虑欠周了。”赖文安醒悟。

        他对政治权谋这些东西,却是不甚太懂,远不如杨士奇。

        “若一定要封赏的话,有几个人都有较大的贡献,具体选谁,还需要细评。”

        朱允熥点头道:“你将他们所提的改进方案,都抄送给本宫,本宫要亲自审阅。”

        “待到蒸汽机制造完成,试验运行,鉴定通过后,朝廷便正式封赏。”

        既然决定要封赏,那便不能随意任性。

        这不仅仅是为自己立信立威的问题,而是牵涉到大明科技发展的未来。

        朱允熥心中已经在规划在大明创办新式学堂,乃至办大学的事。

        今日被封赏的人,日后将成为整个大明科学界的前辈,科学界泰山北斗般的人物。

        他们将教导更多的学生,带出数不清的徒子徒孙。

        如果这时候不卡好关,未来便会带坏整个大明科学界的风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