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真的假的,他写的法语竟然还要比很多法国作家写得都要好?
再就是那些在国内受到了很多称赞的短篇,放到国外原来也一样能打咯?
有一说一,即便是有这些白纸黑字作为证据,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看完了之后依旧觉得一切都是假的,毕竟事情着实有点过于梦幻了
另外在此之前,尽管米哈伊尔的短篇可谓是出来一篇就火一篇,并且质量也是没得说,但是不乐意称赞的人肯定是有,而既然俄国文坛似乎找不太到能够压下去这些的作品,那么话锋一转,扯扯老法的虎皮来批评米哈伊尔自然就方便多了,而且肯定能够引起很多人的认同。
在文学这一块,在目前这个时间点,谁又敢说俄国的作家敢同法国的作家比划比划?
这招之前非常好使,而且不容易被人反驳,但有了现在这么一茬后,估计之后也是真的不好用了.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虽然关于米哈伊尔的牛逼屠格涅夫愿意吹爱吹,但他肯定还是知道自己稍微将有些事情艺术化了一下而已。
但是现在再看巴黎人自己的这些评论
原来我还是太含蓄了不成?!
但不管怎么说,这肯定是一件好事,而且某种意义上或许也是俄国文学界的一件好事,于是一时之间,俄国的文化界竟然没什么负面的声音了,就连克拉耶夫斯基这位自顾自的同《现代人》势同水火的敌对杂志老板,都不得不在公开场合当中表示这年轻人是有两下子。
当然,这对米哈伊尔来说并不是什么太好的事情,毕竟当这些来自巴黎的东西在圣彼得堡传播的这段时间,好不容易才放松了一阵子的米哈伊尔发现自己突然就又不得不忙了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