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九百四十三章一面大旗
浦东的开发,牵扯到一面很大的大旗,大旗的名字,叫做“房地产交易”。
要交易,就必须先要商品化,要商品化,就先得解决产权问题。
沪上四大开发区——陆家嘴、金桥、外高桥、张江,都要先解决这个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历史命题。
这个命题从九零年国家宣布开发开放浦东,并将之定义成跨世纪的国家战略开始的。
最早的商品房叫做“侨汇房”,沪上率先开发了一批侨汇住宅,为商品房的产生开了先例。
之后则是鼓励个人购建住宅,在住宅商品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再往后是土地批租,这里边又分了“熟地”和“生地”,熟地就是旧区拆迁改造,生地就是从农村征用原集体土地。
两种批租方式都有各自的问题,前者要解决熟地房产的产权问题,当时的房屋产权构成复杂,有很多都是“系统房”,也就是国有工商企业所拥有的房地产,分配给职工居住的住房,以及企业自身厂房、土地、商场门市等等。
这就需要将国有工商企业使用的土地资产进行价值评估后注入企业集团,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盘活“系统房”资源,再把这批土地资源推向市场,使它们的潜在价值体现出来。
对于职工住房,则需要出台管理办法,将这部份房产分配到职工个人名下,再通过商品房的形式进行流转,使之可以进入市场。
对于生地,普通专门成立了四个功能开发区开发公司,在浦东新区探索“生地”批租模式,从农村征用原集体土地,未经“七通一平”的基础设施建设,就由国家出让给受让人,受让人首先对土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然后转让“熟地”或者自己进行房屋建设,也就是所谓的“土地空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