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帅,此时调动缇骑,恐怕人心难安,徐御史讲的很明白,最重要的是反腐窝案一查到底。”礼部右侍郎李长春听到戚继光要派兵,有些吓到了,赶忙出来劝解。

        “李如松之前就带着骑营在保定府祁州闫家大院镇守过,通过雷霆手段迫使其他圩主主动拆除圩墙。”戚继光提醒李长春,这又不是京营第一次派出镇守,没必要惊慌。

        保定府自俺答汗入寇后,保定府有了604处圩寨,豪强拥兵自重,州县政令不通,就成为了修驰道的阻力,当时有230家圩主主动拆除了圩墙,朝廷不派兵强拆圩墙,这230家就是叛徒,就是人人喊打的目标。

        戚继光看着李长春说道:“少宗伯,青马桥坍塌,不是意外,是奔着徐成楚一行人去的,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我认为这次完全达到了京营派出的前提:对可能失控的地方,直接武力干预。”

        “戚帅所言有理。”李长春叹了口气,他是温和保守派,几乎所有事儿,他都力求所有人都体面,但这件事正如戚帅所言,不是意外,就是奔着抗命去的,这些人不体面,那就不能怪朝廷不体面了。

        其实李长春反对的原因也很简单,京营派出后,真相就不重要了。

        和稀泥,桥塌了是意外,真相不重要;严加处治,桥塌了是反贼作乱,真相也不重要。

        这世间事,似乎就是这么奇怪,真相似乎从来都不重要,立场才重要。

        李长春忽然想起了在浙江做巡抚的侯于赵,这个家伙,全靠立场去断案,看起来有些不分青红皂白,但是百试百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