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俸禄十八银,膏火费六银,顿顿有肉,餐餐有补,万历十三年,额外增发妻室月粮四斗米,若有子则再给两钱银,有三子女,再给两钱银,京营有振武三级学堂,可以上振武大学堂,死后有殊荣,太子扶灵柩祭祀天地安葬。
李如松认为,京营是否派出,就不该拿到文华殿廷议,这帮文臣除了和稀泥,什么都不会做,陛下圣意独裁就是!
大明的文官用人朝前,倭患肆虐,把军兵当人看,倭患平息,把军兵当倭寇整!
杭州罗木营为何哗变?为何浙江九营接连响应?为何应天府连番数次削减振武营军饷,甚至把妻室月粮给停了,激起了振武营兵变?
朱翊钧示意冯保宣旨,并且把调兵火牌交给了李如松。
圣旨念完后,朱翊钧又特意叮嘱道:“到地方后先发安民公告,若是矛盾激化,就让墩台远侯拉大栅栏隔绝街道,让百姓在家不得外出,不得参与制造骚乱,不要听信鼓噪。”
“不要肆意枉法,对躲于家中百姓不要出手,但不听劝告,执意上街鼓噪声势者,不必手下留情。”
“骑营派出,一日给三分银,归营之后,额外给十月俸。”
“臣遵旨!”李如松再拜,领圣旨调兵火牌,转身离开了文华殿,前往北大营调兵去了。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但朕今日不遣京营军兵前往,徐成楚南下执行王命,必不顺利,反腐乃国朝大事,势在必行。”朱翊钧对着廷臣再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