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说第一篇讲矛盾,就告诉你,万事万物总是在发生改变。”皇帝满脸和煦的笑容,他看着弟弟继续说道:“你不要被读书人给骗了,要接受一个基本的事实。”

        “要学会接受,万事万物乃至于朝廷,都会有一个从好变坏的过程,起起落落才符合万物无穷之理,就像是太阳不能永远如日中天。”

        “过去好的,现在不一定好,将来也不一定坏,要多读书,不要被读书人给骗了。”

        大明士大夫骗人有六个办法。

        第一把儒家修身异化为完全的自我为中心;第二以唯结果,论成败是非;第三,选择性叙事,断章取义;第四,简化一切过程;第五,忽视事务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第六以目的论倾向;

        历朝历代的士大夫喜欢嘲讽秦始皇,说始皇帝希望开辟万世江山,结果二世就亡了,这是典型的以结果论成败是非。

        秦始皇真的失败了吗?大一统在他手中实现后,后世历朝历代,就注定会以此为目标去奋斗。

        连胡人入主中原,都躲不过这个最大共识,做不到大一统,就是割据政权,就是失败。

        以目的论倾向,儒家学士们总是在塑造一个不存在的乌托邦、理想国,一如大光明教口口相传逐渐形成的比大明好了不知道多少的虚妄大明。

        不存在的乌托邦、理想国、大同世界、虚妄大明,叙事都是一样的,认为历史必然向着某个特定的目标去发展,任何偏离这个目标的行为,都应该视为错误和失败,应该严厉打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