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定号汉兴,立后之议

        其实当刘辩说出不再受祥瑞后,殿内众人拟定的不少年号都成了废案。

        服虔本来拟定了“天佑”、“天宝”以及“天盛”三个年号,这种将国家兴盛寄托于上天的护佑的年号自然是不符合太子心愿的。

        荀爽拟定的与祥瑞直接相关的,诸如“仪凤”、“龙朔”、“麟德”便作废了,蔡邕的“嘉祐”、“嘉禾”也同样作废。

        马日磾的“正始”、“永熙”、“建炎”立意也不错,郑玄拟定的“建隆”、“太康”、“永昌”年号倒是更符合刘辩心意,身为天下名儒却没有在年号上过于追求祥瑞和深刻内涵,而是通俗易懂,即便是寻常百姓家也能明白其中含义。

        只是,刘辩有些不明白,这些人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许多年号他都颇为熟悉,这个宗那个祖的集齐了不少,这也就算了,马日磾的那三个年号差点让他没绷住。

        老乌龟的正始之变,肉糜帝的八王之乱,以及打破了岳家军不可战胜神话的风波亭大捷始作俑者!

        马日磾你是故意不小心的对吧?

        但这些终归是尚未有过使用者的年号,刘辩虽然心中不爽但也没有表现出来,只是一副兴致缺缺的样子。

        而卢植则是提出了“贞观”年号!

        “《易经》有云:‘天地之道,贞观者也’,‘贞’者,中正也,观者,显示也,贞观即是显示中正之意!”卢植向太子俯身行了一礼,道,“朝廷积弊多年,多有不正之举,此年号也是有拨乱反正之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