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不礼不智不信人,太子笑曰杀杀杀!(求月票!)

        亭长月俸600钱,亭卒月俸300钱,里长月俸200钱,什长月俸100钱,伍长月俸50钱。

        这些职位的俸禄都很低,一个成年人一个月吃一石米,依照如今一石120钱的粮价计算,即便是亭长的月俸也不过是勉强养活一个一夫一妻三子的五口之家,还没有余钱去购置肉食、衣物、被褥等物。

        不过作为良家子,大多也是有仆役代为劳作或将土地租给佃户的地主,即便有所不如也是收入远超家庭开支的富农,自然也不需要依靠这些微薄的月俸养家。

        但这些职位却是让他们从民跨越了半个阶级,成为了半官半民的角色。

        举孝廉的晋升途径即便是世家豪门每年都要为之争得头破血流,哪里轮得到寻常良家子呢?

        良家子的晋升途径,多是通过担任县吏,并通过与县中三位主官的关系将家中子弟也带入县衙为吏,甚至是父死子继。

        积累数代人后,积蓄了一定的财富,始终在县中保持着县吏的身份,这样的家族就可以称之为豪强。

        若本身又具备一定才学,便有机会疏通关系进入郡中担任郡吏。

        又经过数代人的打拼,世代稳定担任郡吏,乃至一跃而为县令等六百石官职,那便可以称之为豪门,终于有了资格去养望,为族中子弟博取一个孝廉的名额。

        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这位良家子家资颇厚,打通了县里的门路,否则别说县吏,就连乡长、亭长等也往往都不够资格担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