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十七岁的游击营军司马张辽,率领游击营骑士千人随行护卫,同行的还有黄门侍郎卫觊,通兵法的治书常侍朱治以及董昭的胞弟,新任记室令史董访。
核实战果这件事并非是对幽州众将不信任,这本就是正常的流程。
其实诸如对南匈奴、鲜卑的战争所得斩获,本就没有什么好怀疑的。
匈奴人和鲜卑人都是异族,又不像凉州羌乱有凉州汉人以及混血参与,一颗颗从发型到长相都全是鲜卑人特征的头颅,哪怕撒上了石灰防腐也不至于辨认不清,更不会存在杀良冒功的情况。
程昱的奏疏中,详细阐述了结合幽州众将叙述后整理得出的战争详情,并讲述了对曹操上报战果的核实情况。
经核实确认无误后,董昭才与卫觊,朱治以及董访联名上了这封奏疏,奏疏末尾还有所有人的签名。
不过核实战果只是顺带的目的,首要目的是持节,代天子巡视幽州各郡以及关隘的防卫部署,并分析并探查鲜卑会在和连死后出现何种乱局。
程昱知兵法,通人心,即便鲜卑人暂时不乱,刘辩相信程昱也能在了解到鲜卑内部的局势后,为鲜卑人适时拱上一把火。
同时,刘辩授予了程昱一定的政治承诺能力,允许程昱主动招收一批愿意归附的鲜卑人,哪怕只是名义上归附。
归义侯、归义王,纵然是要个鲜卑王的封号,刘辩也无有不允。
拱火嘛,没有个吸引火力的箭靶子怎么闹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