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本就是名正言顺的事情,剿贼怎么需要浪费汉使的性命呢?
皇甫嵩没有插话,只是眉头紧锁,脑中复盘着张延的这一战,面上毫不掩饰对他的鄙夷,拱手道:“国家,臣的名气在冀州应当还有些功效,不若臣亲赴冀州坐镇,至少不致让贼人再这般张狂。”
皇甫嵩的名字,在冀州自然是管用的。
毕竟实际上平定黄巾之乱的最大功臣,最终在冀州的太平道腹地剿灭张氏兄弟,皇甫嵩是首功!
以皇甫嵩的名气,别说在冀州,无论是去哪里都足以震慑人心。
“后将军乃是大汉首屈一指的名将,但卢师近来忙于政务,还是要由后将军来坐镇中军,继续负责中军的操练。”刘辩抬手虚按,没有准允皇甫嵩的请战,转而看向董卓,目光锐利,道,“仲颖!黑山贼一事,朕不管你用何手段,务必给朕解决干净!”
刘辩拒绝皇甫嵩自有考量。
其一,皇甫嵩作为大汉首屈一指的名将,用来剿灭黑山贼显得朝廷太不自信了,这会给人造成一种大汉只能依靠皇甫嵩来解决黑山贼的印象,好像大汉没有其他人能够领兵。
其二,皇甫嵩今年已经五十四岁了,连续两年都让他在战场上操劳终归还是有些不妥的,恐伤元气,未来北伐鲜卑他还得继续出力呢。
其三,刘辩觉得皇甫嵩不够激进,担心他对黑山贼的处置太过保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