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老爷们无非是图个新鲜,一时冲动买下这些瓮奴,但大汉对于异族的包容度没有那么强烈,这就使得在主人失去新鲜感后的瓮奴待遇,往往就是被其他仆役排挤至死。
这也是瓮奴贸易在大汉没有兴起的主要原因。
而大汉很少会在两国外交出使之外,派出官方船队进行贸易,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的利益更多还是被民间商贾所获取,以至于大汉使者率领使团准备出海,都必须在民间招募熟识地理的商贾和航海经验充足的船手才能出海。
刘辩不单单是眼红这份海外贸易的利润,还有借此为大汉培养出稳定且成熟的海航技术的心思。
小冰河期,在没有先进科技的情况下,要应对一场场自然灾害,光是内部生产的资源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对外掠夺。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的财富,可未必逊色于发动对鲜卑、西域进行战争掠夺的财富。
纵然无法掠夺财富,将辣椒、木棉、芋头等海外的作物以及熬糖法等各种先进技术引进,也是有益于大汉度过小冰河期的。
大不了便是穷则勒石刻碑,富则自古以来,也算是为后人争取些更为直接的领土依据了。
“市舶司涉及利益太过广阔,两汉之间常平仓之所以时而废弛时而设立,便是由于腐败问题和财政问题。”太尉袁滂将手中的这份架构详述放下,缓缓抬起头看向贾诩,眼中略微带着几分质询,道,“财政且不论,但左、右二丞还不足以起到监察制约之效,上下勾结贪腐的事情未必不会发生,以贾侍中的智谋,应当不至于没有想到这一层吧?”
其实袁滂隐约猜到了贾诩想做什么,但既然贾诩没有在这份架构详述说明,那他索性就代为引出话题。
“太尉公明鉴,臣虽是侍中,但蒙天子信重,忝为绣衣御史,自会遣人暗中监察。”贾诩面露微笑,但嘴角的笑意中却暗含几分阴鸷,道,“只要做了,那就查得出,这一点还请国家和诸公相信某和绣衣直指的能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