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每年能通过府试的人,平均下来还不到七十人。
就史天倪的水平,放在后世考个清华北大应该没什么问题。
“天倪啊!”
来到桓州城内刺史府后,赵朔首先就是召集诸将开会,道:“桓州的情况,都摸清楚了吗?”
“摸清楚了。”史天倪道:“桓州方圆近四百里,除去荒地、滩涂和林地之外,八成是牧场,两成是耕地。牧场水草丰美,可养各种牲畜百万头。耕地就比较少了,只有六百九十二万亩。”
“人口呢?”
“原本金国桓州有一万户常备军。这些常备军加上家属,总人口五万左右。自从我军攻占桓州,大量军户的家属逃亡,现在还剩下两万左右。其他寻常百姓,大概是四十二万八千人。
另外,桓州牧监有四千户牧民,总人口大概是两万。他们只负责养马畜牧,生活所需的粮食布帛需要咱们供给。”
赵朔沉吟道:“群牧监先不要用管,他们上交马匹社畜,换官府的粮食布帛,咱们总体是赚的。现在的问题是农民,四十四万八千普通百姓,得有四十三万是农民吧?
桓州六百九十二万亩地,岂不是平均每人十六亩地?这相当不少了啊!”
史天倪却微微摇头,道:“驸马有所不知。桓州气候寒冷,土地干旱,完全不能和我们河北老家相比。我调查过了,除了临河的土地外,其他土地每亩粮食还不到百斤,正常年景也就是八十斤左右的样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