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历史正常发展的话,直到铁木真去世后,窝阔台继位,才会让来自中原的匠人,在草原上打井。窝阔台常说自己对大蒙古国有四大功劳,这在草原上打井就是其中之一,和“灭金”的功劳并列。
水井对草原人重要可见一斑。
很简单的道理,游牧民族一向是“逐水草”而居。草非常容易理解,哪里草长得旺盛,就去哪里放牧。所谓“水”,指的就是江河湖泊了。
牧草再旺盛的地方,附近没有江河湖泊,也是没法长期放牧的。要不然,牲畜要喝的水,从哪来?人类的生活用水,又是从哪来呢?
呼伦贝尔大草原,十来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原一个省了,却只能容纳赵朔的五千户子民,总人数不过三万左右。除了生产力的限制之外,牧民的游牧范围,只限于河流湖泊的附近,就是原因之一。
他们表面上是生活在草原上,但实际一直在水边居住。
所以,一口井的存在,就相当于多了一个几十里上百里的草场,可以游牧。
那些金银财物算什么?迟早有花光的那天。
但是,一口水井,却是相当于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笔细水长流的财富。
不知多少牧民,来到水井附近游牧时,向着水井叩拜,感谢赵朔的恩德。
随着水井的增多,赵朔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声望,将越来越高,越来越根深蒂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