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不砍,能再收获耶律楚材的忠诚,那就是大赚。
所以他并没有他刚才说的那般为难。他只不过是借此机会,收服耶律楚材罢了。
耶律楚材对效忠赵朔这事,也没有丝毫抵触心理。
的确,金国对耶律楚材一家不薄。
但是,赵朔更加不薄啊!
为了耶律楚材,放弃了屠戮中都,这是铁板钉钉要上史书的节奏!
耶律楚材虽然是契丹人,却不会写契丹文字,倒是对汉字和儒家经义非常精通,平时交往的也是有名的儒士。说穿了,抛开血缘不算,他就是标标准准的儒生一名。
千古留名,对他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而且,按照儒家的道德观念来看,“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
在没有赵朔穿越的历史线上,耶律楚材不愿意改姓,是因为金国朝廷对他的恩德。什么?宰相?蒙古朝廷里面,军务远大于政务,他那个宰相其实也不怎么值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