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赵朔大刀阔斧,直接取消了官吏之分,定下了官吏一体的总原则。
原本无论宋国还是金国,官和吏都是分开的。官员凭借科举产生,吏员就基本是家传了,他们在当地的势力盘根错节。
不怕县官,就怕现管,其间不知产生多少情弊,甚至架空朝廷派来的流官。
赵朔麾下的小吏,大多是为蒙古立过功劳的人担任,时间尚短,还算清廉。但天长日久,未必不会像金宋那样堕落下去。
现在直接官吏一体,小吏也得从科举得中的人里面选,就既解决了当地吏员盘根错节的问题,又解决了科举考中的人实际历练缺乏的问题。
考中只是第一步,还得在实务中表现出色,才能高官得坐。
而且,不愁读书人有多少不满。
因为科举得中的总人数增加了至少十倍!
原本通过科举很难考中的,现在却能得中了,有个小吏的官做,起码能养家了不是?
做了小吏后,再兢兢业业,展现才能,慢慢往上爬嘛。比之前考上几十年,即便考中了也没多长时间好活,甚至是做一辈子废物不是强的太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