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晐指着一张地图,道:“我大宋的京湖地区和金虏的交界处,就是这桐柏山了。金国的唐邓二州,就在桐伯山之北。所以,金国要守唐邓二州,就是要守桐伯山防线。”

        孟珙补充道:“如今金国十万精兵,二十五万府兵,云集于唐、邓二州以及桐柏山防线。但是,大王不要把这条防线当成另外一个野狐岭。野狐岭山势陡峭,兵力调动困难。蒙古军攻其一点,其余诸军短时间内是来不及相救的。”

        “这桐柏山山势平缓,背后还有唐邓二州为依托。大王攻其一点,金国其他守军来得及救援。而且,桐伯山防线远比野狐岭防线要短,金军人数众多,可以布置多重防线,阻挡我方突破。”

        “当然,也正是因为此地山势并不如野狐岭险恶,强攻起来要比野狐岭容易许多。”

        史嵩之道:“说到底,金军在桐柏山防线上,有地利优势但不大。他们就是想利用桐伯山的地形,和我们宋蒙联军进行决战。大王骑兵最利,金军以步卒为主。他们坚守此防线,是要迫使大王的骑兵下马,与其步战。”

        “很好。”

        赵朔对宋国在京湖地区的三个大佬的表现,非常满意。

        也许是宋国的回光返照,他们在京湖地区的大帅的人选是非常合适的。无论是前任的赵方,还是现在的陈晐,以及之后会继任的史嵩之、孟珙,都称得上当世人杰。

        他们对于金国现在布局的判断非常准确。

        赵朔问道:“那以三位之见,我军应该如何攻破金国的桐柏山防线呢?”

        “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