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抛开这一次的勘探调查,从过去十几年航天界与天文学界对火星的探测数据来看。
火星虽然的确存在着水冰资源,但数量并不会太多,大部分都存在于火星南北两极的冰冠以及地底,主要以冰和少量液态卤水形式存在。
就比如说火星南北极存在由水冰+干冰(固态CO)组成的冰盖,厚度达3公里,含水量相当于地球格陵兰岛冰层。
以及欧洲火星快车号雷达探测到南极冰盖下可能存在20公里宽的液态湖(高盐度卤水)等等。
这些数据都表明火星上的确存在着水冰资源,然而相对比地球上的水资源来说,火星上的这些水冰资源还不够塞牙缝的。
而对于火星地球化改造工程来说,火星上存在的这些水冰资源数量也远远不够。
不过在二代航天飞机执行第一次载人登火工程,通过勘探仪器设备对火星进行了大规模的地质探测和数据采集后,火星上水冰资源的存量就变成了一个新的谜题。
原因很简单,当时的探测数据显示,火星不仅拥有水资源,还拥有大量的水资源,其数量可能会颠覆以往人们对火星的认知。
当时的探勘数据显示,在火星的赤道,距火星表面5-20公里左右的地底区间,存在大量的液态水资源与冰资源。
这些水冰资源大量存在于火星赤道的地底,且范围及其广阔,可能围绕和遍布整个火星。
光是登火小队通过降落火星地表携带的仪器设备,就检测到了整整七个地底水冰湖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