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量子纠缠被证实,不仅仅意味着物理学的重大突破,也对量子领域本身的应用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虽然利用量子纠缠无视距离界限传递信息的“真·量子通信”尚且遥远,但目前开始探索应用依旧不少。很多的科学技术和理论就应用了量子纠缠本身的并发特性来实现目标。
比如量子通信,主要是通过量子加密的方式来提升信息安全水平。
此外还有光量子计算机,也充分应用了激光导致光子纠偏的实验现象。
目前的IBM、谷歌等公司探索的通用量子计算机,也与量子纠缠实验中的超导传递、绝对低温环境等发现紧密相关。
事实上早在好几年前,各大物理论坛上就不断有人预测量子纠缠实验获奖了。
只是很遗憾的是,从1998年实验完成后,到现在已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这份荣誉才归属到它应该获得的人身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可控核聚变技术完成后,在各大网站和论坛对诺贝尔奖的预测上,‘徐川’这个名字一直就是最热门的。
毕竟要说诺奖,可控核聚变绝对配得上。
甚至可以说并非可控核聚变技术能否配得上诺奖的事情,而是反过来诺奖能否拥有这一项荣耀的事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