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对中枢的依赖固然会加强,但地方的自主发展完全依赖中枢绝非善法。大明幅员辽阔,许多事情,如果等待中枢,那不仅会导致中枢压力剧增,也会导致地方什么也做不了。

        ‘四六分税’如果不能执行,那么银行规模就必须进一步扩大,要让地方有钱可用,这对银行也是不小的压力,甚至有全系统崩溃的风险。

        另外,我个人对郭尚书提到的主导藩属贸易持保留意见,设想很好,但实际推动难度非常大。藩属对大明的贸易依存除了日本之外,都几乎没有。”

        郭允厚对蒋德璟也有些另眼相看,这小子怼阁老怼尚书,意见不小,但是不是也有些没大没小。或许派去个州县当佐贰官比较合适。

        不过这个天工院怎么回事?刘一燝压不住了吗?

        最后开口的是陈子壮,作为天工院总召,他要汇总刚刚和蒋张二人用笔交流的意见。

        “陛下,天工院综合意见认为。第一、税法可变,可以依托毕阁老的九税法进行一定修改,实物税和通宝税并行,以便民为要。

        第二、关于北方通宝和银元接受困难的应对,我们可以在北方以漕粮储备为抵押,发行与银元券等价的粮银券。

        第三、调整产业布局,提高技术升级。比如棉布织机和朵颜的羊毛种羊,山东棉花种植和蜀地的生丝茶叶。

        另外,我们认为皇店司接管长芦盐场时机已经成熟。”

        会议室内有些安静,毕自严隐约有些懵懂了。内阁确定大明帝国方向,天工院制定具体政策,但这个界限非常模糊,内阁当然也能指定政策,天工院未尝不能以策定向。

        毕自严看向了刘一燝,好家伙,原来刘季晦说的心累是天工院啊。活该,天工院不是你老人家一手建立起来的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