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炅其实也没有把握,只是他知道几件确定的事。
商洛山虽然属于陕西,但也连接郧阳,只剩十八骑的李某人在此回血。郧阳地接襄阳,张某人被杨嗣昌的“十面张网”围困,他和罗某人就是在郧阳死灰复燃的。
甚至所谓大明坚持最久的夔东十三家,他们也背靠郧阳。
朱慈炅翻开历代文书档案,惊讶的发现。从大明立国开始,郧阳就如同大明的流民回收站,一旦出现流民,就往郧阳赶。
成化年间抚民时统计的流民数量就已经超过二十万户了,这只是流民,不包括原本的在籍人口。这么多年来,无论陕西还是河南一旦有流民,他们都会自觉的往郧阳跑。
朱慈炅根本不敢相信郧阳现在的户籍统计,从常识推断,现在的郧阳绝对轻松超过百万人,甚至达到两百万也不是什么意外之事。
穷山恶水的地方,这些人怎么活下来的?再是山高林深,野生的食物也是有限的。一旦有人举旗,这些朝不保夕的人还不得分分钟响应,他们本身就有几分朝廷弃民的味道。
朱慈炅十分确定,郧阳就是大明的火药桶。一个阵地,自己不占领,就会被别人占领。只要控制了郧阳,流民做大的危险就少了许多,更别说这里连通四省,本身就是军事要地。
关于直隶,朱慈炅更想划入的是陕西的兴安府、四川的夔州府和湖广的郧阳府。可惜地理山川隔离,大明的流通条件,他不能照搬后世的直辖市。
朱慈炅的这些认知,注定不可能被大明朝堂理解,他也无法解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