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密麻麻如蜂巢般的考棚,一排排、一行行望不到尽头,这就是传说中让人闻之色变的“号舍”。

        号舍极其低矮狭窄,三面是土坯墙,仅向过道一面敞开,无门,只有一个半高的栅栏遮挡。

        每间宽约三尺,进深四尺,别说伸展,连躺直都困难,身高稍高的人几乎难以直立。

        号舍内空无一物,考生需要自行将两块号板架设起来。

        一块架在两侧号墙的砖托上当桌子,另一块架在下面略低一层的砖托上当凳子。

        晚上睡觉时,则需将下面那块号板也抽上来与上面的号板并排,勉强拼成一张离地半尺的“床”,狭窄之处翻身都难。

        此刻,大部分号舍已经有了主人,各种声浪混杂。

        考篮与号板碰撞的声音、低声背诵经文的喃喃、长吁短叹……

        空气里弥漫着汗味、干粮的气味、尘土味......糅合成一种令人窒息的“考场气息”。

        程晚按着考引上的标记,终于在第三排一个角落里找到了自己的“家”——洪字柒号。

        程晚小心地钻了进去,空间果然如预想般逼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