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11章

        连嬅是一个不怎么规划未来的人,她穿越过来好些天,甚至连门都几乎没出过。这种性格说好听点叫随遇而安,说难听点就是得过且过。

        嘉靖十八年,在她眼里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时间点。土木堡之变已是很遥远的过去,而李自成攻入北京又似乎在更遥远的未来。甚至那位后来祸及天下的奸相严嵩,此时也尚未踏入内阁的大门。现在不就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时候吗?

        有人称这段时期为嘉靖中兴。尽管赋税繁重,天灾频发,贫民生活困苦,但哪一朝哪一代不是这样?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早就已经习惯了忍耐。

        生命总是如野草般顽强,王嬷嬷和李奶媪不也熬过来了?

        现在她亲眼见识到了什么叫人命如草芥。

        穿着威风的布甲的军兵拔出解首刀,在那些面无人色,哀哀求饶的流民脖颈处一划,就像切豆腐一样,人首一分为二,头颅滚滚落地。他们断裂的脖颈处骤然腾起的血柱,或许就是这辈子能发出的最大的声音了。

        有人收起刀抱怨:“不是说三十个人头一两银子,他娘的怎么一个铜子儿没看见?”

        这是多么荒谬的中兴。

        可仇鸾如果真是为朱连嬅来的,那这里所有人的死,都和她脱不了干系。

        三个军汉被这句不知天高地厚的“军令状”逗得大笑,看看眼前这黄口小儿,身长不足五尺,瘦弱得像个鸡崽子,毛还没长齐,倒是挺会说漂亮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