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金镛这最後一句,对书稿作者已是极高的肯定。

        倘若其他人看到金镛这样的评价,必然会大吃一惊。

        然而沈保新毫不诧异,因为这份书稿的内容,确实有相当部分是金镛所不擅长的。

        他点点头,说道:“老董的评价与你相类,不过他有两重担心,一者此书涉及内地方面的事情较多,不知香江的读者是否会接受;二是不确定作者後续的故事,能否保持同样的文字质量。”

        金镛沉Y一下,果断作出决定:这部书稿我们务必要拿下,在此之前,我想先与作者见一面,可否安排?

        这麽多年来,几乎是金镛第一次主动提出要见一位新人作家。

        沈保新自无不可:“问题不大,他有留电话。”

        ……

        “小友青春活泼,羡煞我等老朽。”

        翌日,林嘉竣和金镛的见面是在明报大楼的会客室。

        这一次,面对林嘉竣,金镛较为正式的开口,不类往日交流托於笔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