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骂没那么大的威力,申时行这么骂,那真的是影响深远。

        自申时行骂过之后,翰林院无定员的庶吉士、检讨、编修、修撰纷纷跑路,选择了监当官走循吏路线继续谋求晋升。

        很明显,申时行作为张居正的门生,入了阁也是和张居正一个理念,循吏就是官场最宽的那条路,翰林们继续在翰林院待着,除了蹉跎岁月,一无所获,连这都看不清,也不必继续在宦海沉浮了。

        万历十年到万历十五年,是万历维新最危险的五年,是新力未壮、老力横强的时间段,这段时间挺过去了,后面的路,只要不犯糊涂,都可以走下去。

        “李长春其实没做错什么,哎。”朱翊钧还是核准了李长春的奏疏,放他致仕依亲。

        “陛下,李侍郎是个老好人,但老好人在朝中,处处都是坎坷。”冯保补充了自己的意见。

        阁臣们意见比较统一,浮票都赞同李长春致仕,连司礼监的态度也是如此。

        李长春不是个坏人,他很多的立场,都是站在了仁义礼智信这些道德崇高的方面去谈,道德崇高没错,只是李长春因为缺乏一些实践,让这些道德崇高,有点站不住脚,有些空洞。

        哪怕是略显空洞的道德崇高,也比翰林院的文章强得多。

        “加官一级,赐个宅子,跟陆树声做邻居去吧,也别回乡了。”朱翊钧做出了最后的朱批,这也算是激流勇退了,这种老好人继续在朝中,下场可能会更加凄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