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刘辩陷入思绪之中时,乘舆不知不觉间已然行驶在驰道上,穿过南市和太学,又经过观星的灵台和祭天的明堂,驶过洛水浮桥,终于抵达了伊水河畔的那座受禅台前,乘舆外的喧闹声将刘辩唤回了现实。
“唉,孤以为自己应该没那么激动和紧张的。”刘辩叹了口气,坦率地承认自己还是难以免俗地心绪不宁了。
高望则是笑着打趣道:“奴婢还以为殿下当真是不在意这皇位呢。”
刘辩白了高望一眼,没好气道:“真不在意孤还这么操劳作甚?”
踩着马凳下了乘舆,刘辩深吸了一口气,望向了那座十丈高的受禅台,目光扫向两侧浩浩荡荡的人群。
“太子万年!”
被太子的目光扫视到的人群中忽然蹿出了一声“太子万年”,瞬间如同瘟疫般席卷了前来观礼的所有人群,山呼声顿时振聋发聩。
这人群规模,加上维持秩序的中军将士,总人数怕是至少有十来万了吧?
但想来带头呼喊的不是人群中隐匿身份的绣衣使者,就是自发的太子党成员,亦或是某些对他有着偶像滤镜的朝臣子弟。
的确,一个正旦日刚刚年满十五的少年,竟然接连平定了内部叛乱和异族叛乱,彻底掌握了朝廷的权力,奇迹般地挽大厦于将倾,同为少年郎,又是从小接受着忠君概念的朝臣子弟们,自然是免不了对刘辩这位贤太子产生偶像滤镜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