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午后的阳光,温暖而明媚,透过“同泽合作社”巴达维亚分社那精致的雕花窗棂,在宽大的酸枝木账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如同散落的铜钱。政务院司商部尚书林志玲,正端坐案前。她腕间那副精巧的鎏金算盘,算珠在她纤纤素手的拨弄下起落如飞,发出清脆悦耳的“噼啪”声,如同星子流转于玉盘。每一粒算珠都温润如玉,与她手中那柄缓缓展开的缂丝白绸折扇相得益彰。扇骨是上等的苏门答腊紫檀,扇面上绘着半开的蓝花楹,清雅脱俗。此刻,那扇尖正轻轻点在一份墨迹未干的契约上——那是郁金香国殖民当局代表,在炎华国战舰的炮口“见证”下,刚刚签署的咖啡种植园转让契约。

        契约上,郁金香文的印章还带着未干的水汽,却丝毫掩盖不住林志玲眼底那抹锐利如鹰隼的光芒。她刚刚完成了一笔堪称经典的贸易置换:用三艘炎华国自造的、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机械纺织机,换来了这片位于爪哇中部、面积达八百亩的优质咖啡园。此刻,那些铁齿铜牙的纺织机正在巴达维亚港紧张地卸货,机身上镌刻的龙纹与袋鼠图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恰似她摊开的账册扉页上那枚烫金的“同泽”徽记——袋鼠的前爪与工业齿轮紧密咬合,象征着力量与发展的结合。窗外的阳光洒落,将这枚徽记镀上了一层温暖的琥珀色。

        “李尚书请看。”林志玲将一叠用韧性极佳的桑皮纸制成的清单轻轻推过桌面。她的指尖染着凤仙花汁的绯红,优雅地划过清单上“曼特宁咖啡豆”的条目。清单的末端,附着一张精心绘制的草图——一个全新的商标设计:威严的龙纹环绕着英文“cord”(和谐、一致)字样,下方则用优美的爪哇文刻着“自由之味”。“下个月的首船咖啡豆,即将装舱启运,”她轻摇折扇,扇面上缂丝的蓝花楹仿佛在微风中轻轻颤动,散发出淡淡的墨香,“得让伦敦杰明街那些喝着下午茶、高谈阔论的老爷们,好好尝尝。这豆子里浸透的,可不仅仅是爪哇火山灰滋养的阳光雨露,更有我们砸碎殖民枷锁时迸溅的铁与火!”

        坐在她对面的李冰冰接过清单,敏锐的目光立刻捕捉到了纸页边缘一行用蝇头小楷写下的注解:“此批咖啡豆烘焙,当用炎华国唐山钢铁厂特制铸铁烘炉,火候需严格控制在仿卧龙岗钢铁厂高炉标准之六成。”窗外,适时地传来土著工匠敲打铜器的叮当声,节奏明快,与账房内清脆的算盘声交织在一起,竟形成了一种奇妙的韵律。阳光悄然西斜,将账册上那枚袋鼠齿轮徽记照得更加透亮,那交错的纹路,恰似炎华国商船队在南洋广袤海图上划过的、纵横交错的崭新航迹,每一道轨迹,都在重新擘画着这片海域的经济与文明版图。

        李冰冰的眼中闪过一丝由衷的赞赏:“林尚书,此招移花接木,以机易园,眼光之独到,手腕之精妙,令人叹服。待我‘同泽’咖啡香飘伦敦,那些约翰国的绅士淑女们,怕是要惊落手中的骨瓷茶杯了。”

        桌角,放着一小碟刚从种植园运来的咖啡豆样本。深褐色的豆粒饱满坚实,上面似乎还残留着荷兰监工挥舞皮鞭时留下的无形痕迹。林志玲用折扇的扇尖轻轻拨弄着碟中的豆子,豆子相互碰撞,发出细碎而清脆的声响,竟让她恍惚间想起了昨夜第四舰队主炮轰鸣后,那回荡在海天之间的深沉余韵。“听闻约翰国人的下午茶,素来离不开爪哇的咖啡,”她忽然展颜一笑,手中的折扇“啪”地一声完全展开,露出了扇面背面用金粉书写的一句诗,“待这‘同泽’商标铺满伦敦的茶桌,怕是他们日后每呷一口,都要品出几分……自由的涩味了。”

        她的笑容温婉,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笃定:“自由的味道,初尝或许微涩,却最是醇厚悠长,令人沉醉。我们的咖啡豆,不仅是一种商品,更是炎华国意志的延伸,是爪哇人民挣脱枷锁、追求尊严的象征。每一颗豆子,都在讲述着一段血与火淬炼的故事。”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声悠长而充满力量的蒸汽机车汽笛声——那是炎华国援建、连接巴达维亚与内陆种植园区的第一条铁路,正满载着“同泽合作社”的第一批工人,驶向充满希望的田野。阳光穿过窗棂,将林志玲专注的身影清晰地投射在摊开的账册上,与那枚袋鼠齿轮的徽记完美地叠印在一起。当最后一粒算盘珠子清脆地落下时,账册上显示的咖啡园首年预计产量数字,不多不少,恰好足够让泰晤士河畔每一个精致的下午茶杯里,都氤氲起一股来自东方、带着自由气息的、全新的芬芳。

        晨雾散尽,龙旗招展。爪哇的烽火渐熄,而文明之光,正穿透殖民时代的阴霾,在双海交融的蓝图与咖啡的醇香中,照亮着这片土地上前所未有的命运抉择。战争尚未结束,但新世界的基石,已在废墟与希望中,悄然奠定。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迷你中文;http://www.spacemanbooks.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