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很强的排斥。还有……它好像分散,但又是一个整体……好像在……找什么东西。”林菲斟酌着词句,依旧隐瞒了关于陈曜的线索,但提供了关于意志结构的新信息。
“分散而统一的意志……搜寻……”杨振宁低声重复了一遍,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片刻后,她下令:“今天的接触到此为止。带‘钥匙’回去休息。分析组,全力解析刚才记录下的所有数据,尤其是排斥反应的能量signature。”
林菲被带离了实验室。回去的路上,她能感觉到看守她的队员眼神中的好奇又多了一丝敬畏。她体内那新生的能量烙印在样本排斥力的冲击下,似乎变得更加凝实了一些,对周围环境的能量感知也似乎敏锐了一点点。她甚至能隐约感觉到走廊墙壁内部能量线路的微弱流动。
这变化……不知是福是祸。
她被送回的不再是医疗隔离室,而是一个稍大一些、配备了基本生活设施的单人房间。虽然依旧没有窗户,但有了床、桌椅和一个独立的卫生间。这算是一种待遇的提升,基于她初步展现出的“价值”。
接下来的几天,林菲又进行了数次样本接触实验。她小心翼翼地控制着探查的深度,每次提供一些零碎的真实信息,逐步构建起关于那个“异度世界”的模糊图景——冰冷、有序、充满同化欲望、存在层级结构、似乎在进行某种漫长的准备或搜寻。但她始终守口如瓶,绝口不提任何与陈曜相关的感知。
第35章:烙印初显与信任裂痕
研究人员如获至宝,数据不断积累,但对样本本质的理解似乎依然停留在猜测阶段。杨振宁出现的次数减少了,但每次来看实验记录时,眼神都愈发深邃。
林菲能感觉到,杨振宁并不完全相信她。那种审视的目光,仿佛能看透她有所隐瞒。但对方似乎并不急于戳穿,反而像是在观察,看她能走到哪一步,或者说,看她隐瞒的东西究竟有多大价值。
在此期间,林菲也试图打听那名重伤队员的消息,但得到的都是“仍在抢救中”的官方回复。至于李教授,更是石沉大海,毫无音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