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24章
连嬅如果是嘉靖肚子里的蛔虫,知道她的便宜爹已经在给她筹办丧事了,估计要大笑两声:果真是亲生的!
她何尝不是绞尽脑汁地策划朱连嬅的死局。
但死也是有讲究的。她推算着:无论是哪位倒霉鬼接过了仇鸾的衣钵,总要顺着前辈的进度条往下推。仇鸾给的消息是被山贼所掳,这个人就很可能正在荆州城外的群山之间辗转。倘若是个跟仇大将军一样的草包,估计转上两三个月也未必能转清楚。
留在城内的,兴许是在查杨柳巷别苑失火案。但这起案子已经死无对证,留下的唯一信息只指向辽王府。
辽王府!她心里一震,忽然有了个大胆的想法。但是这想法不仅需要天时地利,可能还需要一些运气。
她收了心,接着琢磨纵火案。朱宪节和朱连嬅无仇无怨,甚至基本没有瓜葛,跟仇鸾也许有行贿与受贿的关系,但绝没有深夜派人纵火的动机。
那会是谁躲在暗地里?
他能在仇鸾身边安插人手,他和朱连嬅结过仇,甚至想杀了她——不,也许只是觉得朱连嬅碍眼而已。倘若真欲除之而后快,还不如放长线钓大鱼,见了兔子再撒鹰。他把时义杀了灭口,岂不是主动断绝了联系朱连嬅的唯一方式?
——也许,他更希望朱连嬅就这么默默消失了最好。
连嬅许久不动的大脑开始了激烈的头脑风暴。她掌握的信息太有限,只能画个范围挨个排除:跟随嘉靖南巡的重臣里,郭勋、仇鸾属于勋贵一派,与她毫无交集;高忠、黄锦属于宦官,忠于皇室,没有任何动机谋害皇女;陆炳,更不可能,在朱连嬅的记忆里,他和张孚敬都属于恩师一类,一武一文——也是经常顶着一张无可奈何的脸,把偷跑出宫的皇女殿下“请”回去的人。
那就只剩下文官。在嘉靖十八年的时间节点上,她能想到的只有两个人:夏言和严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